close

上週末看到非凡電視台介紹台北南門市場裡朱阿姨的熟食攤,朱阿姨提到她四十歲時被倒會的事。讓我想起自己的外婆在我國中也被倒會,自己的媽媽也被倒會。好多長輩都被倒會過。自己辛苦存下的錢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那種失落,我看過太多。


所以,我自己出來社會工作,決定不跟互助會。


當然,自己也就是靠強迫自己買房子、繳貸款來累積一些積蓄,在園區工作,當然有投資自己工作的公司股票的機會,不過平均來看,也沒真的賺到錢。到是我的老婆在90年代加入tsmc,很踏實從員工分紅上拿到一些錢。之後,我們覺得還是要靠理財的方法來對抗通貨膨脹。


在1998左右,我決定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當初銀行的理專要我挑選一支基金,因為亞州金融風暴剛過,我決定買亞太成長,這幾年下來,平均獲利接近70%~80%。前幾天銀行的理專還特地打電話提醒要考慮部份贖回。當然我累積的投資本金並不多。但是與這幾年的銀行定存相比,確實相差甚遠。


我太太那邊的姐夫他則是有較雄厚的本金,看準後大額買入,一年得到的穫利比我一年的年薪還多。


不過資本主義,原本就是有錢人會更有錢。我想很久,還是要呼籲看我Blog的年輕人要強迫自己儲蓄,買定期定額的基金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首先,買基金是要當較長期的投資,不要每日每月去關心。積蓄比較少的人可以到達某一個獲利點就部份贖回後,再把每月的扣繳額度往上調。舉例來說,原本每月扣三千元,到兩年後,也許累積獲利是20%,就一次贖回約85,000(扣掉手續費等),同時再加碼成每月扣款五千元,再過三年後如果是獲利20%,則有約210,000元,不過真正拿出來的強迫自己掏出的錢是


3,000*12*2  (第一、二年)


- 85,000 + 5,000*12*3 +  (贖回後加碼成五千)


= 167,000


(210,000-167,000)/(167,000)= 25%


當然獲利率不一定是如此,重點再於以較長的時間來做贖回,本金拿回後,加碼後每月實際的負擔並沒有真的增加。也就是說前兩年所贖回的的總金額85,000再以平均三年來攤,實際加碼後,每個月自己還是只存三千元來投資基金。


這樣的零存整付,再投資才不會增加自己的負擔。


我經過約八年的實驗結果後,覺得這樣比起跟互助會安全許多。不過,相對要克制自己的物質慾望,強迫自己把錢拿去買基金可是要有毅力與恆心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BOU KAKA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