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大四的時候,吳大猷的特別講座總是讓我們班上同學非常興奮和期待。當時他已經八十好幾,量子力學的推演和解釋是不用看稿子就可以順利說出來。口齒更是清晰的無話可說。


我記得他鼓勵我們的一句話就是:「要有當大師的志向」。當時,沒有很深的感覺。


到美國,UCSB讀書時,也修了Herbert Kromer 的量子力學。他開宗名義的說他的職責就是把我們搞到 Mentally Breakdown。 [The main job of this course is to make all of you mentally breakdown.]


我剛到UCSB,原本希望Kromer可以當我的advisor,不過這位德裔的教授確不認同交大的學術地位而拒絕了我。他也很明白說當年給交大的兩張I-20主要是要try看看。[維維的媽拿了另一張,但是沒有去。]不過,他也給我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希望我能改變他對交大的看法。我認為我當年失敗了,至少在screen test上,他認為我不適合在學術界繼續發展下去。


為什麼說起這一段?因為,我一開始就沒有如吳先生的建議,自己要有當大師的志向。在Kromer 前面,我自己心理就是矮上那一大節!


Screen test 失敗,加上當年(1991)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自己的advisor告誡我,要準備博士班的一到兩年的學費,加上TAship也被因為學校同情六四出走的中國留學生,而被給取代掉。我只有下了決心,好好把Master degree給唸完。可喜的是,最後四個Quarter,自己的作業幾乎都是RBR的參考標準。[每科助教會把作業寫得最好的那一份,放到圖書館的RBR (reserved book room) 供其他修課的人參考]


所以,把這一段分享出來,主要還是看這篇的各位,絕對不要對自己設限。因為,結果都是自己找就早就勾勒出來的。所有的限制,其實都來自於自己的思想與心態。


PS:不過還好,當年沒再硬ㄠ下去,否則也遇不到我現在的老婆。人生,其實也是很奇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BOU KAKA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