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YOYO 和同學C和S搭我的車去台北參加金頭腦最後比賽的錄影,

途中聽到他們聊的一些事情,自己覺得很有趣,
C班上有一位同學,據說在學測第二階段面試時,
問了面試他的老師說"老師,請問你確定聽懂我的說法嗎?"
我覺得,學生質疑老師有可能會誤解他的意思時,
就十分地值得探討。當然,這位同學沒有要嗆老師,(儘管我還是有一點點那種感覺)

因為這件事,讓我開始去思考,拜師學藝,如何求得明師(名師)這一件事的問題上來了。

當交通不發達,資訊不流通的時代,官大學問大,所以,有資格改你的卷子的人就名師了,可以保你功名,保你的榮華富貴。
有了私塾、學校之後,能讓你高分上榜的老師就是名師。不過,是否能了解你,點醒你就另當別論。

所以,久而久之,有名的學校裡的老師就被自動被認定是好老師,其實,這個就必須要好好地驗證一下了。是學生素質好,還事老師真會教?

我個人是相信,教學相長,一個好老師必須與時俱進,

如果他本身不進步,但社會、資訊都一直在進步,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或分析都還堅持"古典"的論述,這樣的老師遇到有創新力的學生時事會鼓勵他還是打壓他?

就好像"經濟學"的學派林立,某個老師堅持某個學派,但又解決不了當今的經濟困境,有可能是日後另一學派的宗師跟這老師學習是正確的嗎?

或堅持極左的社會學老師提不出擴大社會福利的財源方法,還一直堅持要學生相信極左政策是對的,也讓人感覺怪怪的!
重點是,好的老師有沒有辦法跳脫自己的堅持,找出一個制高點,面對問題的本質,儘可能地全方位地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

但是,身為一個學生,又如何在短短的時間裡判斷自己像跟隨的老師的眼界和學習力是遠遠高過自己的呢?

我覺得很難,所以要先分辨哪些是基礎(歷史、發現、定義等等),不可能因為時代改變而改變的部分,
對於不是基礎的部分(尤其是假說,或由以往資料得來的推論)一定要保持質疑態度,因為這些部分有可能是過時或甚至是錯誤的,

退回來思考,如果有一群同學,
因為本身都對學術派別沒有過度的堅持,彼此又願意互相討論、辦證,花時間學習新知,
加上利用網際網路的資訊蒐集,善用別的領域的分析方法,
來驗證所學是否有立論基礎,這樣,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只要老師不願意打壓,也願意幫忙驗證立論是否方向正確,
這個老師就是很好的老師了。
"三人形必有我師", 所以,這時代,同學間的好素質可能比起老師的功力還更重要。
所以,要訓練出判斷力,辨識出誰是有能力的人,好好讓他願意讓你跟著他一起學,是求學階段的一項重要項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BOU KAKA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